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学习交流】浅谈思政课教学中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以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为例
更新时间:2019-07-04   阅读次数:2562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中,要做到“三个坚持”,正确处理好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内在关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更好实现思政育人。

一要坚持价值观引领与知识传授两者相互渗透。在教学中,价值性和知识性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灵魂与载体的关系,知识承载价值,价值引领是灵魂、是核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对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但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进行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开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引领与意识形态建构,培育青少年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学实践中要防止只强调价值忽视知识;或者只强调知识而偏离价值的现象。比如讲法律知识,如果片面强调法律对社会、对国家、对个人的意义而忽视法律知识的讲授,或者只强调法律知识的讲授而忽略法律的社会作用,都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案例讲解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融入价值引领,体现法律如何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二要坚持情感培育到价值认同的转化。正确价值观是通过一系列学习体验之后逐渐形成的,从理性认知到价值选择的转化,是需要情感转化的内在动力。比如一个人即使对某个道德规范有所认识,但如果没有在恰当时机下的情感体验,也不一定就会笃信和恪守这一道德规范。因此,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使思政课变得有滋有味,印象深刻,实现情感升华、价值认同的育人目的。如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国民”这一课时,可以先通过国家公务员任职前做宪法宣誓的视频导入,吸引学生情感关注;再播放违法人员用国旗做麻袋装垃圾、篡改国歌歌词等违法行为而受到法律的严惩视频,并让学生开展对比讨论,让学生在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情感得到升华,最后组织学生以公民的名义集体进行宪法宣誓,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感受宪法宣誓的庄严,体验宪法的权威。

三要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认知和在行为中养成。思政课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最后落脚点是实际行动,也就是要通过思政课知识传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生活教育的理念,即把教育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去践行、去养成。一方面,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结合活动中的视频、图片等开展情景教学,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实践式教学中实现养成教育。比如可以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素材(新闻摘要、微电影、纪录片)、情景模拟、课堂辩论、知识竞赛、线上线下配合教学、校园实践等,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 “活起来”。另一方面,可通过实践活动开展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接受教育。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创建文明校园,让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体验、去学习、去交流、去讨论,最终实现从知识认知到行为养成的目的。

思政课老师应旗帜鲜明讲政治,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不断探索、发现思政课课堂的新形式,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


(作者系政经教研室思政助理讲师)

招生电话:0754-83960658 就业联系:0754-83960691
学校地址:汕头市龙湖区嵩山路69号林百欣科技中专(珠池医院旁)
粤ICP备14005293号

扫一扫
即可关注
官方微信